拍摄地点:贵州省紫云县水塘镇中洞苗寨
拍摄时间:2008-03-01
作品标题: 大山里的那只眼睛(2008年3月-2105年3月)
作品介绍: 洞穴是人类最早赖以生存居住的地方,与人类有着千万年的不解之缘。走出洞穴,告别穴居,不仅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个标志性符号,更是人类文明的一大飞跃。然而,当人类的文明发展至二十一世纪时,在中国黔西南格凸河峡谷的丛山峻林里,却有这样的一个苗族部落,这样的一群人,依然穴居在一个名曰“中洞”的原始的洞穴中,安逸地享受着远离俗世红尘的那份“洞天生活”。
天梯,顾名思义,是通往天界之阶梯。在《圣经》里,天梯是天使“上去下來”之途径。然而,连接中洞的那条“天梯”,却曲折险峻,而来往在这条“天梯”上的,是一个个渴望走出大山、走出贫困的普通苗民。
……
沿着石梯攀登而上,一座依天耸立的驼峰出现在了石梯的尽头。峰脊的顶端是一个如圆洞门一般的穿天大洞。在峰面的中间,是一只黑黝黝的圆弧型大山洞。洞口翠竹依依葱葱,炊烟袅袅。远远地望去,那只黑黝黝的圆弧型大山洞,就像是大山突然睁开着的一只眼睛。千百年以来,不管山外的世界如何沧海桑田,守望,仿佛是它恒久不变的目光;默默地将希望与梦想寄托在了洞穴之上的星空,把所有的凄风苦雨,乃至杀戮,屏蔽在洞穴之外,是它最深邃的一种眼神。
中洞苗寨位于贵州省紫云县格凸河畔水塘镇格beng(发音“蹦”,字为井字内加一点)村的大山深处,离紫云县城约30公里。
中洞,深230米,宽115米,高近50米。在中洞中,居住着吴、王、罗、梁四个姓氏的17户苗族人家。近70年以来,近百口人依然是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,深居简出,与世无争。每家每户,靠着洞外从石头缝里开垦出来的土地过活,一年四季吃的是包谷与红薯。
2005年当地政府为了鼓励中洞苗民走出洞穴,特意在洞穴外的山坳里大兴土木,新盖了21套砖石平房。出乎人们意料的是面对政府的善举恩惠,习惯了穴居生活的苗民们并不领情感恩,更是用种种借口,或推托或逃避或拖延等理由,拒绝搬出洞穴。有几户苗民碍于情面,总是是搬进了新居。但没过几天,乡政府领导一走,他们又偷偷地搬回了洞穴。同样,2010年,政府又在洞穴外相对平坦的地方,盖起了比上一次更加舒适、宽敞、漂亮的瓦房。但习惯了居住在洞穴中的苗族村民,还是对漂亮的新瓦房不惜一顾,依然生活在洞穴中。依旧过着他们所想要的生活与日子。是什么原因,让中洞的苗民对他们所居住的洞穴生活那么执著,那么依恋呢?难道中洞真的是传说中的世外桃园吗?或许唯有走进洞穴,才能解开这个谜底。
……
传说中的“最后的洞穴部落”,其实是一个凹陷在大山里的原始洞穴。整个洞穴高大、宽敞,坐东面西,洞口外是一片斜坡竹林,洞檐呈月牙形,洞口巨石横卧。石巨下是一个斜坡,坡下中间是一个简易的篮球场。洞壁的两侧,是一家挨着一家的吊脚楼,一律的木柱子、竹篱笆墙、有梁无盖的屋顶(天然的溶洞蓬可以就是他们共有的屋顶)。篱笆外,鸡鸭在觅食,大黄狗在闲荡。屋檐下,画眉在浅唱低鸣,与之相和的是包谷、小米随风轻曳之声。一个个闪烁着火光的窗台前,隐约着的是一个个忙碌的身影,女的在纺纱或织布,男的不是在编竹匡,就是在火塘边喝酒。仿佛所有的人、事、物都沉浸在一种梦幻般的生活状态之中。“山有小口,仿佛若有光,……豁然开朗。土地平旷,屋舍俨然,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。阡陌交通,鸡犬相闻。……”这是陶渊明在一千多年前,为我们所描述的一个由洞穴而进入另一个世外桃园的故事。
然后,中洞再好,它毕竟只是一个洞穴,甚至只是一个普通的洞穴。所谓“别有洞天”,只是理想中的一个精神境界。炊烟袅袅,并不意味着丰衣足食;鸡犬相闻,并不代表着安逸富足;在远离俗世红尘的同时,也远离了许多原本并不应该远离的东西。现实中的家园生活,物质的需求与保障,往往要比精神的寄托与依靠来得迫切得多。从表面上看,中洞有一些陶源明笔下的那个《桃花源》的影子。然后,人们一旦在这样阴森的洞里呆久了,就很容易把自己封闭起来,越来越远离外界,越来越害怕交流。久而久之,习惯了黑暗,那么对光明的追求与向往,也会逐渐地淡薄起来,乃至冷漠。
中洞的存在,只是文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特殊的个类。是“洞穴文明”在现代的延续。这种代表着人类母体文明的生活,留下了人类“元”文明(指人类最初最开始的一种文明)的若干影子的洞穴部落。无论是在昨天,或今天,乃至将来,都不应该成为人们猎奇、欣赏,或者疑惑、批判的对象。在某种意义上,中洞现象,是人类渴望返朴归真的一种极端表现。它的存在,为人类文明的进程,找到了一个对照物。通过纵深的对比,我们也许能找到一条更广阔更清晰更利于我们自身发展的道路。
这几年,我们一直在讲权利、道义、空间。自由选择任何一种生活方式或生存空间,是每一人的权利,也是人权学中最大的概念。中洞,作为一个最原始的生存、生活的空间,困惑、问题、矛盾是在所难免的。但既然中洞人已把它视为理想家园,那么,无论是政府还是其他社会舆论,都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。搬迁与否,是中洞人家应有的权利。任何强行搬迁举措或命令,都是违背公众意志和社会道义的。面对中洞,我们目前唯一应该做的就是耐心的等待,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便利,打开一切闭塞的障碍,如修路、完善通讯、水电资源等等。当外部的环境与中洞人家的想法相符时,那就是中洞人家走出洞穴之时。
天下摄影交流群:一群:35765943 二群:176326500 人像群:90556132
Copyright © 2009-2014 台州市天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